乐文小说网 > 明末之定都上海 > 第六十三集杨进士

第六十三集杨进士


十月十八

  蓝采和站在华阳县的城楼上,打量着脚下这座古老的城池。

  县城建在一个船形盆地上,四面群山环绕,云雾袅袅。

  黑龙河从西北方向的山谷里流出来,沿着西面城墙和南面城墙弯了一个大弯,才又朝着南方流去。

  河边是平整的大片农田,水稻已经收割,只剩下短短的秸秆。

  城池是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窄。

  城墙上长满了杂草和灌木,满是岁月的痕迹。

  本地人坚称他们这里是华阳县,倒也不算吹牛,虽然县治被撤销了,  城池也显得破败,但是城墙仍然完整,东、西、南三面开有城门,城门上有谯楼,城墙上有箭垛,沿城墙内部一圈有马道,整个防御体系坚固而完整。

  从南边铜钱坝方向上来的古道,东西方向穿城而过,将整个城内分为南北两部分,北侧是以前的官署区和官办机构,包括县衙,县学,文庙,养济院,城隍庙,关帝庙,钟鼓楼,守备署,把总署,巡检司,演武场,兵营等等。

  南侧则是商业区和住宅区。

  小小的城池被这些建筑挤得满满当当,只是风吹雨打上百年,很多都已破败不堪。

  沿着城墙走了半圈,蓝采和突然微闭双眼,大张双臂,沉醉道:

  “我爱你,华阳!“

  身旁的王启年被他吓了一跳:“贤弟,你魔怔了?一惊一乍的。“

  蓝采和大笑:

  “没想到啊没想到,在这山窝窝里头,竟然藏着这么个风水宝地!

  大哥,我已经决定了,

  咱以后要把铁路从铸钱局一直要修到华阳来。“

  他指了指东门外:

  ”火车站就放在那里。

  到时候,矿山是咱的工业区,华阳县是咱的住宅区,

  大家每天都坐火车上下班。“

  王启年听了他的胡言乱语,一脸的嫌弃:

  “我看你是真的疯了!

  铸钱局大院距离铁矿山也就十里不到,咱修铁路有大用。

  可矿山距离这华阳县足足五十里路,五十里啊贤弟!

  把铁路修过来要用多少精钢,你算过吗?

  几十万两银子总是要的吧?

  就为了这边风景好,每天过来睡觉?“

  谁知蓝采和毫不在意,只见他大手一挥,断然道:

  “切,五十里铁路而已嘛,小菜一碟!

  咱以后,还要修五百里,五千里,

  大哥,你把格局再打开一点嘛。

  反正可以认定,这华阳县,必将是你我兄弟的龙兴之地!“

  他们俩是昨天晚上赶到的,找客栈休息了一夜,今天要去拜访杨进士。

  杨进士叫做杨锦麟,乃是天启年间的进士,曾在户部衙门为官多年,后来不知什么缘故,突然就辞官不做,在崇祯六年回乡闲居。

  每日里他就在杨宅后院养鹤,写诗作画,下棋听曲,自称“鹤翁”。

  他家在华阳有万亩良田,倒也不愁吃喝。

  杨锦麟虽然不做官了,但是他在官场的同门同科同乡甚多,所以在汉中府还有很大的影响力,更不要说在华阳地面了。

  杨锦麟为人谦和,没有什么架子。

  王启年其实和他并不认识。

  只是每次来铁矿山,都要借故过来华阳县杨进士府上拜见一下,所以混了个脸熟而已。

  最近几天,蓝采和白天黑夜的连轴转,以至于精力大损,很是有些吃不消。

  他找到王启年,要求尽快想办法弄一批读书人过来。

  蓝采和太缺帮手了。

  他急需大量的助理,技术员,工程师,产品研发人员,教师,管理人员等等等等。

  如今矿山上,有大量的工匠,其中也不乏聪明伶俐的,但是,这些人无一例外的不识字,他们各自掌握的技术,都是依靠师傅徒弟口口相传得来的,要想让他们理解后世的物理化学知识,那是相当的困难。

  蓝采和身边的几个人,也大都无法依靠。

  小橘子三个,能帮些小忙,但终究是几个问题少年,蓝采和的奋斗目标,也只是让他们最终能达到小学毕业生的文化水平罢了。

  桃花杏花也不爱学习,每天琢磨的都是屋里屋外那些小事。

  她俩最关心的就是蓝采和的身体健康,从她们花样百出的调理手法上来看,医术还是不错的,为此,蓝采和还奖励了她们每人一百两银子。

  苏瑶和青团两个更加不靠谱。苏瑶几乎不抛头露面,青团虽然活泼一点,不过每天也只是蹦蹦跳跳四处玩耍而已。

  只有白素素白亮亮姐弟俩不错。

  不但学习态度积极,进步快,而且敢想敢干。

  前些天在汉中城,最终能够顺利坑了刘忠义父子,他们姐弟俩也出力不小,再加上近来誊抄油印教材颇为辛苦,所以蓝采和也给了他俩每人五十两银子的奖励。

  其实,想要招募读书人,蓝采和就是从姐弟俩身上得到的启发。

  因为他发现只有经过长期学习,受过系统训练的人,才能具备足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起来相对简单。

  听到这样的要求,王启年咂着嘴,皱着眉,一脸的难色:

  “啧啧,这事难办呢,四弟,

  但凡读书人,都清高得很,

  他们求的是高官厚禄,岂会愿意到咱们矿山上受苦?”

  蓝采和坚持道:

  “咱们矿山上也不苦吧?新宿舍不都给他们盖好了嘛。

  大哥你再想想办法,

  不行咱就一起去四处拜访,没准就有人愿意来呢。”

  闭眼思索良久的王启年猛地一拍大腿,笑道:

  “有了有了!

  此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

  明天我就带你去华阳县拜访杨进士,你若能说动他老人家,

  凭他在汉中府的声望,

  只须放一句话,准能招来大批的读书人。“

  ~~~~~~~~~~~~~~~~~~~~~~

  杨宅就在县城东门里的县学旁边,宅子很普通,既没有影视剧里面常见的大牌楼,也没有豪阔的朱漆大门,镇宅瑞兽,只在门旁挂一个小木板,上书“杨宅”二字。

  杨家后院,杨锦麟正在和一个老和尚下棋。

  杨锦麟四十五六岁的年纪,瘦高个子,皮肤极为白皙,五官端正,胡须修剪得整齐漂亮,整个人显得精神内敛,很有大儒的气质。

  对面的老和尚长得白胖,慈眉善目的样子,看不出年纪,总在五十多到六七十岁之间。

  棋盘上,老和尚明显占优,不免有些得意,只见他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道:

  “鹤翁,谨慎一些,这条大龙恐怕是没有生机了。”

  杨锦麟哼了一声,并不作答,只是埋头长考。

  这时下人来报,说是铁矿山王启年领着一个道人来拜。

  杨锦麟正在生死关头,哪里顾得上见客,头也不抬道:

  “不见,就说主人正在会客。”


  (https://www.lewenwuxs.com/3988/3988867/11111040.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