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首辅全文阅读 > 第313章 统一教育标准

第313章 统一教育标准


“当年隋炀帝要搞科举,他得罪了全天下的士族,本质上他是动摇了贵族对人事权的掌握,而今科举经过千年演变,已然让咱们在坐的各位重新掌握,改教育同样是动摇咱们手中掌握的人事权,很得罪人。”

    陆远明说道:“今天我陆伯兴在这里说这番话就是想告诉各位,不是我陆伯兴狂妄、猖獗、自大,我很清楚的知道这里的症结和这么做的后果,我说给你们听,也不是你们认为的表决心亦或者当婊子立牌坊,我只是想要明确的告诉各位,为什么我要这么做。

    因为现行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我大明朝迫切需要的发展了,当社会的发展进程加快而行政治理体系跟不上的话,将会爆发极其严峻的矛盾和冲突,今天咱们这些人不愿意改变,将来就会有人拿着刀逼着咱们改变。”

    在座百人仅有少部分人若有所思,绝大多数的脸上还是一副不愿相信。

    未来的事情在没有发生之前,是不会有人相信的。

    哪怕这种事情曾经在历史上发生过亦然如此。

    因为今人既不会吸取历史教训,也不会忧心未来,指望大家牺牲现有利益而去成全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就叫理想主义。

    只能说这些话得亏是陆远在说,如果是严嵩或者嘉靖开口说出这番话,此刻文渊阁早就闹翻了天。

    众人对陆远还是抱有很高敬畏的。

    加上之前陆远愿不惜财力的大举拓印《永乐大典》一事,让陆远在士林的名声再登新高。

    现在陆远一针见血将如今大明朝的教育--科举体系中的腐败问题说破,所有人羞愤之余也在等待。

    等待陆远打算怎么处置。

    不怕你道破真相,只怕你全盘否定。

    “说了那么多,陆某就是一个意思。”

    陆远竖起一根手指,左右来看:“教育的好坏,我们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评定标准,同样的读书人,没有书院的背景、没有同乡同学的帮衬和前辈的铺路,哪怕他学艺再精,他也中不得进士,因此我们要改,如何改,就是统一标准。”

    “标准考题、标准答案、标准的解题思路,符合标准就是对,不符合标准就是错。”

    眼下大明朝的科举制度存在的问题陆远已经指明了,就是不透明、不公正导致的腐败和权力私相授受情况。

    同样的考题,答案却并不统一,好与坏的评价完全是座师和官员们说了算。

    与其如此,倒不如干脆统一一个标准。

    一加一必须等于二,这就是标准考题和标准答案,只要你回答这个答案你就是对的。

    别人如此回答能中进士,你这么回答也能中进士,不再以某一个座师或主管官员的个人意志来主导。

    “既然谈到了编修新教材,那就不单单只是涉猎一门,国学、术数、天文地理、政治历史都要有,从此之后,所有的孩子接受相同的教育,老师本身的学术高低或仍有差距,但是教材本身是一致的,题目、答案永远统一。”

    陆远用不容质疑的语气说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派人去北京,将永乐大典和很多唐宋孤本借来的原因,这些先人留下来的一些知识、见闻和著作都将是我们编修新教材的取学蓝本,融汇百家之学,创一种完全崭新的教育方式,不仅教学生也是教老师。”

    众人彼此对望,最后纷纷开口。

    “这么做,如何择优录取?”

    “按照明公的意思,标准答案即为对,那么若是一场科举,一万个学生都做对了,那是不是咱们国家要录取一万个进士啊。”

    “怎么安排这一万名进士?”

    “还能说进士都不算是国朝生员了?”

    陆远答道:“理论上来说是这样,如果有一万人参加科举做出的都是标准答案,那么这一万人都是进士。”

    众皆惊呼。

    “但是我希望各位暂时不要想那么远。”

    陆远拦了一句:“咱们现在讨论的还只是新教材的编修,陆某之前说的到关于科举和取士只是提前打声招呼,并不在今日讨论的范畴内,我们要从零开始培养一批新学生,可能等他们成长到能够参加科举的时候,那已经是十年乃至二十年后的事情,至于那个时候科举制度包括取士标准和录用要如何改变,到时候再讨论。”

    没有全盘否定,也没有立刻推翻,这个新教育取缔旧教育的时间长达十几二十年。

    也就是说矛盾并没有在一开始就呈全面爆发态势。

    “新的教育将完全是义务制的。”

    陆远言道:“教育学生的学堂将由朝廷完全出资,不收任何学费,提供饮食和住宿,一句话,我大明朝所有适龄儿童都有权利接受教育,开蒙识字。”

    这句话一出,整个文渊阁内瞬间炸开了锅,几乎所有人都出言反对。

    “不可能!”

    “朝廷的财政哪里能够吃得消。”

    “绝对不行。”

    “对国家的负担太大了。”

    他们每个人都在围绕着国家财政在讨论,唯独没有一个人说这么做会对士族门阀造成的地位冲击。

    穷人只要上不起学,一辈子都无法和他们的孩子抢位置。

    但如果全天下人都能接受教育,那就要开卷了。

    穷人的孩子会拼命学,到时候又是按照标准考题和标准答案来取材,他们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哪里能拼得过穷人家孩子。

    教育一旦开始全民化、内卷化,中国这个国家最不缺的就是天才。

    “国家的财政负担问题不是咱们今天讨论的范围。”

    陆远沉声道:“也不是列位名士先生该操心的事情,其可行性和具体花销同样会做充分调研,咱们到时候用数据来答复,大家不要跑题,另外,我并没有说要在全江南乃至全国立刻施行,咱们议定完新教材之后,在哪里推行,我陆某人会和南京九卿堂官再行商议。”

    言外之意,你们只负责订教材就行,其他的事轮不到你们指手画脚。

    说完这句话,陆远也歇了一口气,喝茶润喉。

    “行了,大家可以开始自由讨论新的教材要包含哪些学科,如何制定统一的标准题纲和标准答案了。”(本章完)


  (https://www.lewenwuxs.com/3835/3835555/11110786.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