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我的大唐我的农场 > 第52章 上达天听

第52章 上达天听


然而林尘的出名还不止如此,在林尘不知道的情况下,一骑由子午道而来的快马,在正午时分,将将进了朱雀门。

  不多时,身为尚书左仆射兼民部尚书的萧瑀案上多了一份文书,乃是金州刺史府以六百里加急送来。

  萧瑀不敢怠慢,在检查好封印无误后,小心拆开,嘻嘻览阅。

  “效率提升一倍,竟有此事?来人,将信使叫来!”

  须臾,人到。

  “实物在哪?”

  “宫门处!”

  “速去带上,跟我走!”

  “喏!”

  内宫,紫宸殿,这里便是当今圣上李渊处理政事的地方,不过却不是正式场所,类似于私人书房。

  说起李渊,可能很多人觉得并不如何,究其原因,大半是因为李世民的风采太盛,所以显得他不出众。

  然而实事求是的讲,作为一个开国皇帝,他哪里会平庸的了。

  作为军武出身的他,在前隋便颇具军事才干,有过多次以少胜多的战绩,都说李唐起兵是因为李世民的推动,逼迫的李渊不得不反。

  可只要深入分析一下,此言多半不实,很有可能是李世民为了美化自己而为。

  原因很简单,以李渊的军事才能,会让自己的儿子串通自己的下属,而自己还毫无察觉么,肯定不可能,所以多半是李渊故意放纵而为。

  起兵后,李渊又能知人善用,全力放权给二儿子李世民以及侄子李孝恭,两人不负所望,一南一北打下整个大唐,这个过程中,并未受到多少朝中掣肘,反而朝中文武官员都能拧成一股绳。

  这难道不是李渊的功劳?

  之后又是一系列的安民措施,包括租庸调的实行,在当时都是卓有成效的政绩,要说他最失败的。

  那就是太注重亲情,在大儿和二儿之间摇摆不定,这也是李唐皇朝的通病。

  所以如果没有李世民的出现,或者李世民的表现没那么出彩,李渊绝对也是一位伟大的帝王。

  这日正要处理完政事的李渊,突然接到通报,宋国公求见,心知必是有事,不然不会这个时间过来,急道快宣。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人未到,声已至。

  本以为有什么急事的李渊神色顿时一松,这阵子竟是突厥入侵的坏消息,要不是二儿子坚持,他都打算移都了,可算有个好消息了。

  “什么好消息,竟值得时文如此大呼小叫的?”

  “喜事,喜事,大喜事啊,陛下请过目!”

  激动之下的萧瑀,微微躬身便算行礼了,随即边叫边递过文书。

  李渊见萧瑀竟然还卖关子,有些好奇的接过,见是金州府发来的,更是稀奇了,这地方能有啥事。

  仔细一看,可不就是林尘弄出曲辕犁的事么,不过这里是经过润笔过的,金州府及平利县上下官员基本上都有功劳。

  “这,哈哈哈!天佑大唐!”

  “果如所言,效率加倍,那便是农耕神器啊,我大唐再无饥馑之忧!”

  连年征战,李渊如何不晓得粮食的重要性,所以这份兴奋激动那绝对是发自真心的,这可是能夯实李唐皇朝根基的东西,不由得他不高兴。

  “陛下,实物就在门外,陛下可要试试!”

  “那是自然,朕必须得亲眼见见!”

  紫宸殿外,早已猜到皇帝要试的萧瑀,早就嘱咐人,将犁套好备用了,只是牛有些麻烦,只好套了匹马代替。

  “这便是曲辕犁?与之前的犁也没多大变化,真有如此神效?”

  “回陛下,金州府发出的文书,当不会有假,效果如何,不妨试一试便知!”

  李渊自然知道不会有假,只是事情有些匪夷所思罢了。

  “时文所言甚是,如此就试试,你来还是朕来?”

  因为是在内宫之中,萧瑀又是亲信大臣,所以君臣二人的相处还是很随便的,更像是朋友。

  “自然是臣先来了,陛下在一旁,正好看看效果如何?”

  “也好!”

  有一说一,唐朝的宰相也好,其他大官也好,甚至是皇上,别的不说,说干农活,那撸起袖子是真能干,比之现在很多大员连韭菜麦子都分不清,那可是强的不是一点。

  在经过初期不适应后,萧瑀很快便掌握了诀窍,一来一回,感觉并没费多大劲,一旁观看的李渊再也忍不住,提起衣摆一挽,便上前:

  “起开!朕来试试!”

  一个来回后,李渊将手中鞭绳一扔。

  “哈哈哈!神器,当真神器!”

  随即朝左右吩咐道:“去传各省主官紫宸殿议事!”

  所谓各省主官,便是此时的各位宰相了,分别是左右仆射裴寂、萧瑀,侍中陈叔达、裴矩、宇文士及,中书令封德彝、杨恭仁、房玄龄,以及尚书令李世民现在领兵在外。

  这些便就是武德年间最顶级的官员了,也是民间所谓的宰相,大唐所有的政令便是由这些人商议后发出的。

  随着众宰相们一一到位,在观看试用了新犁后,不管愿不愿意,一句天佑大唐是跑不了的。

  随后便就是商议奖赏和推广的问题了,先这里商议好,明日早朝再一宣布,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便算完了。

  官员的奖赏都好说,唯独发明者林尘有些难办。

  奖赏多了吧,他一个农家子出身,别人不服,少了吧又有些寒心,围绕这个问题众位宰相也是各抒己见。

  这个说,如此泼天大功,不封爵不足以平人心。

  那个说,其人年少,又是农家出身,封赏太厚,贸然身居高位,不是好事。

  最后还是房玄龄问了一句:“这个林尘听着耳熟,可是作出「出清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那个林尘林初元?”

  这话一出,众人顿时一愣,他们倒是没想起这茬,关键是这诗词今早才传开,他们还没来得及仔细研究呢。

  “好句!这是那个林尘做的?”

  李渊深居宫中,这等没有价值的消息,他还没来的及关注呢,是以还是第一次听。

  见陛下询问,自然有人将今日早间所传诗词一一说与李渊听了,而趁着这个时间,自然有人去求证两人是否是同一人。


  (https://www.lewenwuxs.com/3998/3998685/11111051.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