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四合院开局十万亩农场 > 第131章 小梗子

第131章 小梗子


毕竟谁还不希望多几个有本事的朋友呢,而且李爱国不仅仅是背景好那么简单。

  根据他的了解,李爱国跟很多大佬都有关系。

  而且关系还不一般,作为体制内的人,可能会有不爱财的,但是绝对没有不爱升官的。

  想到这里王八一更是告诉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情给办好,给办得漂亮,让李爱国满意。

  最好让两个人的关系更进一步,这样的话以后有什么事情也好让李爱国给帮帮忙。

  背靠大树好乘凉,李爱国人虽然小,但是绝对是一棵参天大树可以给人遮风避雨。

  李爱国把王八一带到小院里,还没有走进门的第一眼就看到了掉落在地上的门锁。

  这就是铁一般的证据,虽然不是贾家人破开的,但是也足以证明李爱国是一个受害者。

  来到了厨房,王八一并没有看掉落在地上的肉,而是第一眼看到了厨房里的物资,真是琳琅满目简直就是跟百货商店一般,不得不感叹李爱国的富有。

  但是王八一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这些箱子里的东西都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

  而且秦先生所带的很多东西都是经过报备的,毕竟要经过海关,这个事情他们所里的人也都知道。

  只不过看着纸上面的冰冷数字跟看到实物给人的震撼感觉明显不一样,

  就跟一个亿的现金跟一个亿的账面数字一样给人的感觉绝对是天差地别。

  好一会儿王八一才从震惊中清醒过来,转头看着地面上散落的两块肉。

  先把李爱国的所说一一记录在本子上,又开始询问周围的禽兽们事情的经过。

  禽兽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诉说,首先一点先撇清自己的责任,偷窃的事情与自己无关。

  第2点则是说明棒梗偷盗的经过,比如他们走进厨房后,看到事情的结果,

  王八一询问一圈过后就开始准备回到所里,他还要去再找一个同事去医院找棒梗了解情况。

  说是了解情况,其实就是给这件事情定性,现在基本上人证物证都有了,

  剩下的就是抓捕,只不过现在棒梗的情况不容乐观,恐怕要等养好伤之后在继续问罪。

  正常来说治安员出警是需要两个人的,只不过由于今天有些忙,情况特殊,所以才是王八一一个人过来。

  现在的治安情况很好,而且执法系统也没有像后世一样庞大,公务员的人数也并不多。

  而且他过来只是记录情况,最后的宣判以及是否逮捕还是需要两个人一起办理。

  王八一火急火燎的来到所里,立刻叫上了一个同事,紧接着就往医院赶去。

  秦淮茹跟贾张氏两人现在也不干仗了,因为医生告诉了他们,棒梗需要摘除一个蛋蛋。

  这个事情要他们签字的,李爱国前世的时候看过一个新闻,医生不小心把一男子的蛋蛋割掉了,结果赔了200万。

  这tmd比一条人命还贵,但是对于男人来讲,恐怕宁愿少一条手臂,也不愿少一个蛋蛋吧。

  现在这两个寡妇内心也很纠结,医生已经明确表明了,如果不摘除蛋蛋,还有可能导致整个小鸡鸡坏死。

  如果摘除的话,以后性功能是保不住了,只有三秒钟左右,或者说压根就不能勃起,但是生育功能却有一定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摘除一个蛋蛋还是有可能怀孕的,只不过几率小了很多,但是棒梗以后就没有办法享受作为男人的快感了。

  如果李爱国知道的话,肯定要为棒梗默哀三秒钟,就是不知道唐艳玲了以后会不会出轨呢?

  也许这件事情传出去以后,棒梗以后想结婚都难,毕竟有谁愿意守活寡的呢,那岂不是一门三寡妇了?

  现在的秦淮茹可谓是心如死灰,愣愣的坐在那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时不时的看向棒梗手术室的方向。

  又时不时的看着趴在那里的贾张氏,现在的亡灵召唤师趴在床上,肿着脸瞪着一双绿豆眼睛活像一只癞蛤蟆。

  贾张氏也注意到了秦淮茹的眼神,她当然知道白莲教主在想什么,无非就是改嫁的事情。

  以前的时候,贾张氏跟秦淮茹还有一个念想,那就是棒梗长大后就是贾家辉煌的开始,她们这两个寡妇也是苦尽甘来。

  只不过现在的念想算是彻底断了,而且是直接绝了根,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华夏人来讲,家族传承是最重要的事情。

  “淮茹,等这件事情结束以后,我们好好的聊聊,你也别生气了,我知道你这些年不容易,如果真的无法挽回,我也不会这样阻止你跟傻柱在一起,我只希望你不要丢下我。”

  亡灵召唤师也算是看清了,现在的秦淮茹已经算是无牵无挂,阻止秦淮茹再婚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唯一能拿捏住白莲教主的棒梗已经废了,现在的她只想让秦淮茹不要抛弃她,不然的话在这个年代真的能把他给饿死。

  不要说她不想去工作,即使想找一个工作,她这个年龄也没有人要。

  城市里那么多的小青年,大姑娘都没有工作,她一个老太太想找一个工作哪里有那么简的单,

  现在扫大街工作的都抢着去,甚至还需要排队走关系,如果不是工作紧张,也就不会有上山下乡了。

  要知道上山下乡始于五五年,一直到80年才结束,开始不提这个词儿,68年之前下乡是真的苦,去的都是农场。

  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中下贫农再教育,是很有必要指示,直接让1,600万青年扎根到农村。

  而且68年还因为某些事情的原因,当时还出现了六届初,高中学生,也就是老三界一起毕业的旷世奇景。

  或者说六八年之后就不提上山下乡了,改成了插队,而且插队比上山下乡还要苦得多,

  因为在农场里干活还有一些后勤保障,至少饿不死,但是插队的话,知识青年们面对的第1个困难就是生活这道大关。


  (https://www.lewenwuxs.com/3994/3994247/11110972.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