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 香江:开局一百亿 > 第112章 捡便宜之旅

第112章 捡便宜之旅


三十多年时间里,微软和苹果这两家公司相爱相杀,

    而它们的创始人盖茨和老乔从一开始的盟友到彼此相互讨厌,也是上演了同样的剧本。

    某种程度上,这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

    比如都是同一年出生,都没有读完大学,都是美国伟大的创业天才,都是搞IT和互联网的,都是非常聪明且强势的个性。

    按我们中国人的理解,他们就是典型的宿敌与知己。

    巧合的是,他们挑选创业伙伴的标准和口味也蛮类似。

    如果不是盖茨给他打电话,他可能就继续向东,跑一趟纽约。

    方鹤轩之所以要引入肯德基,赚钱是其次,主要也是为了后面跟百事公司合作成立百盛中国。

    到1974年,店铺数量已经达到了11家。

    听州名就应该能猜到方鹤轩要拜访哪家公司了吧。

    1967年美国的人口大约2个亿,这个发行量代表着每个月大约有3%的美国人都看过他们的漫画,

    到再一次进入香港,已经是十年后了。

    也对漫威的命运抱有一丝同情。

    他只希望能够在某个时间参与投资,并且还能从中学习到星巴克的经营理念,

    为自己以后创建咖啡品牌打下基础。

    为了变形金刚在美国的推广,他也需要借助漫画以及动画片这样的形式来吸引小朋友们。

    1967年DC的漫画月发行总量为700万册,而漫威的月发行总量为600万册。

    保罗·艾伦已经同意了引入方鹤轩这个股东,而且还是一举超过他,股份排第二的股东。

    1994年花了1.58亿美元收购一家意大利的贴纸公司Panini、一家本土漫画经销商Heroes  World  Distribution。

    就这样,方鹤轩成为了目前还是小公司的微软的第二大股东,

    就连方鹤轩这个见惯了后世各种离奇资本操作的人,

    这家Andrew  Group的老板叫做Ronald  Perelman,

    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保罗·艾伦还都是性格比较敦厚好说话的一类人。

    方鹤轩的核心诉求很简单,把港澳以及内地的业务交给他,所得利润双方按照比例分配。

    1992年花了2.65亿美元买了一家名叫Fleer的卡片制造公司。

    像以后的屈臣氏、百胜中国,甚至Felix体育,他都会交给自己的妹妹。

    为了让漫威尽可能多的赚钱,从1991年开始,漫威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本操作。

    但这不妨碍方鹤轩过来尝试寻求合作。

    在肯德基参观了两天,终于等到了百事派人过来商谈合作。

    方鹤轩心情不错,他带着保镖在西雅图的接头闲逛起来。

    1991年漫威在纽交所上市。

    虽然他是冲着肯德基来的,但也知道肯德基早在去年就已经被百事公司控股了。

    此次来美国,他的行程安排还是比较紧凑的,基本上都是为了生意上的事情。

    到1975年2月,首批进入香港的肯德基全军覆没,全部关门停业。

    没错,就是肯德基!

    三人在多名律师的见证下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当然还有86-DOS的版权协议。

    这是漫威公司第二次易主。

    方鹤轩不知道盖茨会如何说服艾伦,他也不会傻傻的待在西雅图一直等结果。

    也即是拿下肯德基、必胜客等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经营权。

    与其让它历经多次磨难,不如就此在他这位首富手中涅火重生。

    1987年的美股大闪崩让New  World  Pictures在1988年无奈的将漫威以8200万美元的价格继续卖给了下一个东家,Andrews  Group,

    因此,他很早之前就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漫威漫画。

    在西雅图只待了一天,方鹤轩下一站就去到了纽约。

    他的想法是先把肯德基引入香港,然后几年后进入内地。

    他是一名以搞杠杆收购出名,东边买西边卖的大哥。

    方鹤轩说一点都不重视餐饮,那也是假的。

    1995年又花了1.5亿美元并购了一家卡片公司Skybox。

    1973年6月,第一家家乡鸡在美孚新村开业,其它分店也很快接连开业。

    双方又谈了两天,方鹤轩和百事约定在香港另外举行一次谈判。

    方鹤轩也不奇怪,没有经过舒尔茨的一番改革,

    星巴克就不是之后的星巴克。

    店内的陈设以及咖啡品类跟后世的还是有明显不同。

    此时的漫威已经俨然变成了一个IP摇钱树,这样的摇钱树也当然越来越被市场看见。

    1939年,一个名叫马丁·古德曼的美国出版商创办了名叫Timely的漫画公司,

    并且发行了一本画册,叫做marvel  comics,这就是漫威漫画。

    然而,肯德基在香港并没有风光多久。

    毕竟,在他的心里,这家漫画公司已经是自己的盘中餐了。

    而微软则拿到了进入个人计算机市场的门票,

    双方可谓是皆大欢喜。

    那时候,他们在香港的店名叫“家乡鸡”。

    事实上,肯德基早在1973年就已经尝试过进军香港。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漫威的憋屈史了。

    他是以香港首富的身份过来参访的,百事公司当然知道方首富的分量,因此也很重视这次合作谈判。

    因此,方鹤轩来肯塔基州既是想看看这家炸鸡快餐连锁企业目前的实际经营情况,

    也是想让百事公司派人过来当面和他谈一下。

    这是漫威公司第三次易主。

    1974年9月,肯德基公司突然宣布多家店铺停业,只剩4家坚持营业。

    毕竟,这个周转率极高的行业,本身就可能孕育着一头超级现金奶牛,可以在关键时候给予他资金上的支持。

    之后,他离开肯塔基回到了西雅图。

    因此,他再一次坐飞机来到了美国东部的肯塔基州。

    想尽办法从漫威身上赚钱,债务却留给漫威。

    因此,他认为自己才是拯救漫威的终极好人。

    这位大哥并不关心漫画,关心的只是这一桩交易能够在未来给自己赚多少钱,。

    1986年,New  World  Pictures公司花了4600万美元从Cadence  Industries  Corporation的手中买下了漫威,

    虽然知道再过两个月,90岁的山德士上校会去世,

    总之,Ronald  Perelman就是把漫威当做一颗摇钱树,

    方鹤轩对这家饮品公司的想法不同于百盛。

    至于为什么不自己成立一家餐饮公司跟百盛竞争,因为没必要,而且不一定能成功。

    方鹤轩的主要事业还是汽车、电子和半导体这些支柱产业,

    踏足餐饮一是为了卡位,二是为了给方洛依准备嫁妆。

    1993年花了700万美元获得了玩具公司Toybiz  46%的股份。

    最后逼的漫威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很多角色以及IP版权。

    倒不是瞎逛,而是有目的的逛。

    看见一家星巴克咖啡店,他没有犹豫的走了进去。

    1968年,一家叫做Cadence  Industries  Corporation的公司花了1500万美元从漫威创始人马丁古德曼手中买下了漫威公司,

    这是漫威公司第一次易主。

    ······

      感谢书友20230318044509636的推荐票!

    (本章完)

  小提示:按【空格键】返回目录,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https://www.lewenwuxs.com/3954/3954228/11110989.html)


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www.lewenwuxs.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lewenwuxs.com